從“樣范”到《樣范》
文壇名家株洲論道,暢聊文人風度與志趣
文/郭亮(整理)圖/劉振
“他們各有其信念彷徨,、價值糾結和情感掙扎,,在奮起與沉淪、因襲與開創(chuàng)的博弈中,,各自塑造了人生樣范,。那不是一堆干癟類同的文化符號,而是一群鮮活獨特的生命個體,?!?/p>
龔曙光身上的標簽很多,知名企業(yè)家,、第十二屆中國經(jīng)濟年度人物,、《瀟湘晨報》創(chuàng)始人、中南出版?zhèn)髅郊瘓F股份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長……在即將退休的年紀,,這名曾經(jīng)的文學青年重新拾起手中的紙和筆,,用質(zhì)樸的文字記錄歲月中的少年時光與人性溫情,在六年前結集為《日子瘋長》出版,。最近,,他又寫作并出版了新書《樣范》,,以生動的故事和樸素的筆法回憶與十多位文壇名家交往的點點滴滴。
6月15日,,神農(nóng)大劇院,,第十六屆“株洲讀書月”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之后,龔曙光攜新書《樣范》,,以及《樣范》中寫到的唐浩明,、何立偉、水運憲,、蔡測海,、盛和煜五位“樣范”和書中并沒有寫到的聶鑫森、萬寧兩位本土“樣范”,,暢聊有關《樣范》的種種,。

《樣范》是一本什么樣的書
我的研究方向是20世紀中國文學。三十多年來,,我一直關注著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遷,、白話文運動的始末,以及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文學的發(fā)展和演進,。在這一歷史時段,,我尤其關注五四時代的文化及其代表人物,正是他們塑造了我們今天所稱的五四時代,,創(chuàng)造了我們學習和傳承的五四文化和五四文學,。
然而,隨著研究的深入,,我逐漸意識到,,我們對五四時代的理解似乎偏離了其產(chǎn)生和發(fā)展的原始邏輯與背景。我閱讀到的關于五四時代人物的書寫,,越來越脫離他們生命的邏輯和豐富的人生形象,。我注意到,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作家,,在書寫這些五四時代人物時,,既不能以事來論人論文,也不能以人以文來論事——那些能夠論文的人往往不了解那個時代及其敘述中的具體生命,,而那些對作家本身有所了解的人又往往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作品,。
在這種背景下,,我開始思考,,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家們,他們的作品和由之帶來的文化現(xiàn)象,,無疑將成為未來人們研究的對象,,像我書里寫到的黃永玉,、鐘叔河、韓少功,、殘雪等,,他們無疑是這個時代最重要作品和現(xiàn)象的創(chuàng)造者。這與我們提到五四時代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德先生和賽先生,,而是以蔡元培為旗幟而凝聚的北大教授群體,,以及以梁啟超為首的清華四導師一樣,都是一些鮮活而獨特的人物,。
我在思考,,將來的人們在回顧我們這個時代時,誰將為他們提供關于這些人物生活中最質(zhì)樸,、最原生的細節(jié),?誰又能為他們提供同時代人對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?我覺得自己或許能夠做到這一點,。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,,我一直行進在文學的行業(yè)里,與這個時代的許多著名作家都有著學術和生活的交集,,我了解他們生活中的某些方面,。此外,上世紀90年代后,,我遠離文壇很多年,。作為一個與文學無關的觀察者,我一直審視著這個時代文學家的行狀和文學的發(fā)展,。當我重新回到文學圈時,,我發(fā)現(xiàn)我的評價與這個時代的大多數(shù)評論家不同,我對作品的理解也與大多數(shù)批評家有所區(qū)別,。我認為,,我的這份獨特經(jīng)歷和個人理解,應該奉獻給這個時代以及未來的讀者,。
因此,,我最初將這本書命名為《身邊的先生》。后來,,在與何立偉的交流中,,他為我提供了一個更具本土特色且響亮的名字《樣范》。我認為這個詞最能體現(xiàn)我這本書的初衷,,以及我對書中所寫人物的情感和理解——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尚,,一個時代的風尚一定是由這個時代中的一群“樣范”來承載和表達的。

龔曙光(作家,、評論家,、出版家,、媒體人、企業(yè)家,;出版有散文集《日子瘋長》《滿世界》《樣范》,;在《人民文學》《當代》《十月》等刊物發(fā)表文學作品逾100萬字)
可以作為范文閱讀的《樣范》
《樣范》這本書共計12萬字,涵蓋了14位人物的特寫,,每篇文章都生動傳神,,達到了“神行兼?zhèn)洌焓挚蓲小钡木辰?。這些文章不僅寫得好,,而且可以作為范文來閱讀,事實上,,北京海淀區(qū)今年的高考語文題目就采用了《樣范》中的《宋師吾師》一文來作為閱讀理解材料,。
這14位人物中的許多人并不容易把握和描寫。比如說韓少功,。韓少功是中國作家中知識結構最完備,、視野最開闊、思想最有遠見的一位,,要寫好他,,作者自身的知識結構必須與他相匹配,才能理解他的許多思想,。龔曙光這篇寫韓少功的文章出來以后,,我當時就給韓少功發(fā)了一個微信,說這是我見到的寫他寫得最好的一篇,。
再如殘雪,。殘雪是我非常好的朋友,她是一個難以捉摸的人,,不僅體現(xiàn)在她的小說上,,也體現(xiàn)在她日常生活的行為上。她擁有兩個靈魂,,只有單一靈魂的人永遠無法完全理解殘雪,。但龔曙光所寫的殘雪,甚至讓殘雪本人都感到滿意,。
書中還寫到了鐘叔河先生,、唐浩明先生等人,他們都不是容易描寫的對象,,因為他們的內(nèi)涵,、人生經(jīng)歷、學術思想和創(chuàng)作成就都難以精準而又全面地描述,而龔曙光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,,包括寫我的那篇文章,我昨晚又讀了一遍,,讀的時候還笑了,,這是我被寫得最放松的一篇。
上世紀80年代,,青年攝影家肖全拍攝了一本名為《我們這一代》的黑白照片集,,收錄了當時文學藝術界的所有重要人物。這本攝影集非常著名,,捕捉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精神面貌——充滿活力,、不知疲倦、積極向上,、對未來充滿期待,。后來有人評價說,肖全的這組照片中,,拍的誰,,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。
我想借用這句話來評價龔曙光:現(xiàn)在他寫誰,,就是寫誰的文章里最好的一篇,,他做到了這一點。

何立偉(作家,、畫家,、攝影家,湖南省作協(xié)名譽主席,,長沙市文聯(lián)名譽主席,,出版有《小城無故事》《像那八九點鐘的太陽》《親愛的日子》《白色鳥》等二十余部小說、散文集)
入木三分的觀察
我“不幸”地被龔曙光先生選中,,成為他筆下的一個人物,。這是他第二次寫我。第一次是在我出版一本散文集時,,他寫了一篇題為《水哥的好玩和好玩的水哥》的文章,。
幾年后,他又寫了一篇關于我的文章,,讓我感到驚訝的是,,他毫不客氣地稱我為一匹狼——文章的題目是《獨狼水哥》——還是一匹獨來獨往的狼。他甚至得意地告訴我,,他為我想到了一個好題目,。
起初,我對“獨狼”這個稱呼并不十分理解,,但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時,,我認為龔曙光先生本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小說家,。他對人物的觀察非常精準,入木三分,,而且能夠?qū)⒆约旱母惺芎脱堇[融入其中,,讓我這個被寫的人感到無比敬佩。
我的履歷算是比較復雜的,,但我走的每一步都在他這篇文章里被寫到了,。他是從什么角度寫的呢?他說他沒有意料到水哥完成某一項工作以后,,下一步會做什么,;他說原本想象我寫了話劇,然后會再寫戲劇或者電視劇,,但是我沒有,,我去寫小說了,寫完小說,,也獲了獎,,下一步會再寫什么?什么也不寫了,,下海了……他說,,他預料不到這個人下一步會做什么,這正是所謂的“意料之外,,情理之中”,。
我非常感謝曙光在這篇文章里頭以調(diào)侃的方式提升了我的形象,讓我覺得我這個人變得有點親近了——其實我在武漢大學進修的時候有一個外號,,大家都叫我“板先生”,,說我一天到晚死板得很。曙光的文章把我這頂帽子給摘掉了,,我不“板”,,我是個活靈活現(xiàn)的人。我佩服的是,,我的這種活靈活現(xiàn)連我自己都沒有感覺到,,但在曙光敏銳的眼光中,他把它寫了出來,。

水運憲(湖南省作協(xié)名譽主席,。《禍起蕭墻》獲第二屆全國優(yōu)秀中篇小說獎,;大型話劇《為了幸福,、干杯》獲全國優(yōu)秀劇本獎;作為編劇的電視連續(xù)劇《烏龍山剿匪記》創(chuàng)全國收視紀錄,獲中國電視金鷹獎)
《樣范》具有文學史的意義
我跟曙光是很熟的老朋友了,,20多年前就認識,,后來他調(diào)到出版集團做董事長,邀請我擔任董事,,因此我們有許多近距離的接觸,。近年來,我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,他不僅在商業(yè)上有所成就,更在文學創(chuàng)作上展現(xiàn)出了非凡的才華,。
最初,,他向我展示了他的作品《日子瘋長》,希望我提供一些意見,。閱讀后,,我被他的文字深深打動,多年未有的閱讀興奮感油然而生,。我曾擔任過省作協(xié)的主席,,每年都要閱讀大量的文章,包括知名作家和年輕文學愛好者的作品,。我曾感到一種郁悶,,因為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很難從閱讀這些文章中興奮起來,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因年歲增長而與時代脫節(jié),。然而,,讀了曙光的《日子瘋長》后,我確信自己仍能辨識出優(yōu)秀的文學作品,,這種能力還在,,這讓我感到欣慰。
《樣范》里的文章,,每一篇我都是第一時間看到,。我跟曙光說過,我說你的眼光太毒了,,一般人能夠看到一點表象再走進人的心里就已經(jīng)不容易了,,你居然可以完全地把人家內(nèi)心的東西洞察得那么仔細,五臟六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,,而且還用那么好的文字把它寫出來,,真是太不容易了。
《樣范》描繪了十多位個性鮮明的人物,,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,,具有獨特的特點。龔曙光用他的筆記錄了這些人物,這本書便成為一個文人團隊的集合,,展現(xiàn)了湖南文壇幾十年來的活躍人物,,為研究者和后人提供了一個了解那個時代湖南文人風貌的窗口。
我是研究文學史的,,我和我的同行們對那些具有個性和重大貢獻的作家都非常感興趣,。同樣,我們也會對以某種標簽聚在一起的文學團隊和團體感興趣,,例如唐代的詩人群體,,宋代的詞人群體,以及晚清時期聚集在湘軍將帥身邊的那一群湖湘籍文人——我曾經(jīng)說過這樣的話,,曾左彭胡不但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英雄豪杰式的政治人物,,也是為中國文學史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化大師——龔曙光通過他的生花妙筆記錄了他所觀察到的文學朋友,這些記錄不僅展現(xiàn)了一個時段的湖南文學風采,,而且有可能在文學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,,從這個角度來看待《樣范》,我想這本書有可能成為不朽之作,。

唐浩明(湖南省作協(xié)名譽主席,。著有長篇歷史小說《曾國藩》《楊度》《張之洞》等,歷史隨筆集《冷月孤燈·靜遠樓讀史》等)
知行合一的中國知識分子代表
與剛才諸位大咖從理論層面高度評價曙光作品的方式不同,,我想從個人感性認識的方面,,談談我所認識的龔曙光。
那篇寫韓少功的文章我看了后,,我都嚇得不敢寫東西了,,一點不夸張。
我覺得曙光最不容易的一點是什么,?中國的文人從來視文字甚于行動,,曙光卻是難得地做到了知行合一。
講兩個事,。一個就是鐘叔河老先生編輯《走向世界》叢書,,編了38年,由于資金問題,,項目難以為繼,,眼看要胎死腹中。曙光上任董事長后不久,,就把這個錢撥下去了,,100種叢書得以順利出版,功德無量,!
再一個,,當年曙光在韓國訪問的時候,,看到街邊貼了個“請為中國汶川地震捐款”的告示,盡管當時他還不知道汶川地震的烈度有多大,,但他立即致電瀟湘晨報的同事——他是《瀟湘晨報》的創(chuàng)始人兼董事長——組織了三十名記者,,攜帶2000萬現(xiàn)金趕往汶川,同時讓后方做好一切物資準備,,隨時聽從政府的調(diào)遣……我對這種行動力感到由衷的欽佩,。
從文學創(chuàng)作的角度來看,文無第一,,武無第二,,我們這些人的水平還可以見仁見智,彼此論個高下,,但在實踐中,,我們卻是遠遠不如曙光兄的——不管從全世界還是全國的角度來考量,湖南都不算一個經(jīng)濟強盛的地方,,但曙光兄卻以一個中國文人的身份,,能夠把我們的出版集團帶到世界第一方陣,。就這一點,,就可以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。
曙光年紀比我小,,但我真心地稱他為曙光兄,。在《樣范》里,曙光也寫到了我,,我受寵若驚,。我是寫劇本的,臺詞錘煉是基本功,,從我專業(yè)的角度看,,曙光的文字功底和思想境界都非常高,與他為友,,我感到榮幸,。因此,我不想過多討論理論上的事情,,我只想說,,在當代中國知識分子中,龔曙光是知行合一的杰出代表,。

盛和煜(國家一級編劇,,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獲得者。代表作有戲曲《山鬼》,、舞劇《邊城》,、電影《夜宴》,、電視劇《走向共和》等等)
一個人應該活出自己的樣子
一個寫書的人被朋友寫入書中,書的名字叫《樣范》,。
一個人當然得有一個人的樣子,,一個城市也要有一個城市的“樣范”。株洲的“樣范”,,就是他在湖南是一個真正稱得上工業(yè)化的城市,。三十多年前,我當過一段時間的記者,,那個時候我就知道株洲研發(fā)了一種耐高溫,、硬度超過鋼材的新型陶瓷材料,雖然不清楚現(xiàn)在是否仍在使用,,但我清楚的是,,我們?nèi)粘3俗母哞F,就是株洲生產(chǎn)的,。這體現(xiàn)了株洲這座城市的工匠精神,,而龔曙光先生在寫《樣范》這本書時,同樣展現(xiàn)出了工匠精神,。
我們常說“讀圣賢書”,,如果通過閱讀能夠達到圣賢的境界,那么一個人就擁有了自己的樣子,。龔曙光先生在這本書中,,對自己、對朋友以及對這個時代都有所要求,,即一個人應該活出自己的樣子來,。
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其獨特的時代風貌。閱讀漢唐時期的著作,,我們可以感受到漢朝人和唐朝人的特點,;閱讀五四時期的作品,如魯迅,、胡適,、沈從文的書籍,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人的精神風貌,。龔曙光先生在《樣范》里寫到了一些熟悉的朋友,,主要是文化藝術界的人士,他對他們都有著圣賢之風的期望,,這既是對個人的期許,,也是對整個國家的理想:希望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國,能夠始終保持圣賢之風,。

蔡測海(中國作協(xié)全委會委員,湖南省作協(xié)名譽主席,。著有小說集《母船》《今天的太陽》《穿過死亡的黑洞》等,,長篇小說代表作有《地方》、“三川半三部曲”等)
不離“雅”“真”二字
《樣范》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文體的自由,,龔曙光先生的寫作不受傳統(tǒng)人物寫作范式的約束,,沒有遵循固定的程式化表達。他有時從人物的某個生活片段開始敘述,,有時則從人物的個性特征入手,,每篇文章的寫作手法都不盡相同,展現(xiàn)出自由自在的風格,,像蘇東坡所說,,“行于所當行,止于所不可不止”,。
我讀這些篇章的時候,,不期然就會想到《世說新語》。這部作品描繪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的生活,,包括他們喝酒,、寫詩、“亂扯談”,、彈琴吟嘯,,等等,或長或短,,都體現(xiàn)了文人的風骨,,即他們的“樣范”——“樣范”一詞用得恰到好處,,我們湖南人說,,“這個伢子有點樣范”,那是最好的表揚,;“要學他的樣范”,,那也是最高的頌揚——《樣范》所要表達的,正是中國當代文人的風度與志趣,,特別是湖南地區(qū)有成就的作家,、編輯、學者們的風采,。
其次,,他的文字非常漂亮,該風趣的時候風趣,,該端莊的時候端莊,,運用了多種寫作手法,卻始終不離“雅”和“真”二字,。我們常說寫文章宜曲不宜直,,而做人則應宜直不宜曲,。在我看來,龔曙光先生的為人和為文是可以互相映照的,,盡管我年長于他,,但作為朋友,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地方,。這本書,,閱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,它值得回去好好地多讀幾遍,。

聶鑫森(中國作協(xié)會員,、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。出版長篇小說,、中短篇小說集,、詩集、散文隨筆集,、文化專著七十余部,。二十余部中、短篇小說被譯成英,、法,、日、俄等國文字)
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寫一群才華橫溢的人
一個才華橫溢的人,,寫了一群才華橫溢的人,。或者說,,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,,寫了一群非常有意思的人。這是我對《樣范》的概括,。
當我拿到這本書時,,我首先想到了茨威格的《人類群星閃耀時》,我認為《樣范》也是寫照了這樣一群杰出人物,。
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,,對書中的人物有了更全面了解的同時,龔曙光先生的學術背景,、文學觀點,、為人處世的方式以及審美取向也都在書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現(xiàn)。之前何立偉老師提到的《宋師吾師》這篇文章,,我讀了之后才了解到龔曙光先生之所以口才出眾,,是因為他的導師口才非常好——上世紀80年代,他的導師經(jīng)常被邀請去講座,,而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通常由龔曙光先生來作答,,這樣的歷練讓他擁有了出色的口才,。
書中還提到,龔曙光先生上大學,,包括后來在吉首大學任教,,結識了很多的文學朋友。后來他搞文學評論,,總是尋求與作者面對面交流,,我不知道這是80年代的風氣,還是龔老師對自己的要求,。即便后來離開了文學圈,,龔曙光先生仍與這些作家保持著良好的聯(lián)系。我看他的作品,,總覺得他跟那些作家有一種彼此的照應,,然后相互點亮,甚至有一點惺惺相惜的感覺,。
在閱讀這些文章時,,我覺得每一篇都充滿了在場感,龔曙光先生用他的眼睛,、耳朵和內(nèi)心去觀察人物,,憑借他深厚的理論功底,寫出了每個人物獨特的氣息,,每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風格,,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。

萬寧(中國作協(xié)全委會委員,,湖南省作協(xié)副主席,。在《人民文學》《當代》《十月》《中國作家》等刊物發(fā)表作品百余萬字,并被多家選刊轉(zhuǎn)載,,已出版《忙來忙去》《今夜有約》《流逝的花樣年華》《走進清華》《麻將》《紙牌》《講述》《城堡之外》等著作)